1.布加勒斯特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2.黑海的污染

3.康斯坦察县的城市状况

4.介绍一下2002世界杯预选赛意大利3-0罗马尼亚的比赛情况

5.罗马尼亚的国都在哪?

6.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有着繁华的都市和广场,为什么当地人却喜欢住在地下?

罗马尼亚是什么鬼_罗马尼亚真实状况

卡罗尔二世是二十世纪初的罗马尼亚一位国王,虽然他在国王的宝座上作出而一些对民生有帮助的事情,但是就总体上来看,他的过是大于功的,不然他也不会在二战期间被迫流亡。但是一个国王被流亡在外,绝大多数都是做的不怎么样才会有如此的遭遇。而根据历史记载,这位卡罗尔二世的荒唐事情真的不少。这位代表了罗马尼亚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以及列强利益的罗马尼亚国王,被迫流亡在外其实对于那时候的罗马尼亚人民而言反而是一件幸事。

对内允许利益群体剥削普通民众,国内经济状况一团糟

因为这位国王代表了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他允许这些利益阶级使用必要的手段尽可能多的剥削民众。其统治独裁且残暴,严密控制舆论,不允许出现不利于其统治的声音存在。为了维护其关联利益阶层,残酷镇压工人运动让大资产阶级能够更有利地在国内运作压迫工人的条款。外国资本对于国内的经济控制他也视同不见,听之任之。在他的任内,整个罗马尼亚的经济状况极其糟糕,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是绝对上不得台面的。在巴尔干地区这个欧洲火药桶这么当国王统治下去,只能让自己倒霉。

对外丧权辱国,失地也就算了,罗马尼亚军队也成为了纳粹战火下的炮灰

在卡罗尔二世统治期间内,罗马尼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丢失了不少的领土。因为害怕,他把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割让给了匈牙利。 还是害怕,把南多布罗加割让给保加利亚 。又是害怕,向苏联割让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真是丢脸到家,严重破坏了罗马尼亚的国际形象,伤害了罗马尼亚国民的尊严。在二战爆发以后,罗马尼亚军队被迫跟随纳粹战车一起进攻苏联,遭遇惨败,成千上万的罗马尼亚青年为了这种不相干的战争死亡而不能魂归故里,这样的事情让罗马尼亚人民麻木的情绪彻底崩溃。在普通民众心里,这个国王还不如没有的好。

其人风流成性,数次为情抛弃王位

这个人还是一个多情的男人,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不负责任的君主。两次为了女人放弃王位继承权,这样的人当了国王,国民还能有什么好?我们中国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周幽王、什么下场大家都清楚。相对而言这位罗马尼亚国王的遭遇还是很幸运的、但是这样为情可以放弃江山的男人,继承了王位只是为了更好的和美人生活,不管怎么说,对于国家的管理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后来,他把臭名昭著的安东内斯库推上台,帮助他管理国家。结果把自己给管理得流亡在外。。。这样的结局也是醉了。

一个国王被迫流亡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国家民不聊生,破败异常,那么这就是他咎由自取且不值得任何同情。显然卡罗尔二世就是这样的货色,对于那时候的罗马尼亚人民而言,可能心里巴不得这样不负责的国王早点流亡出去的好!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布加勒斯特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1204年,西欧国家封建主在罗马教皇号召下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后,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按西欧形式建立的封建国家。其拉丁语正式名称是罗马尼亚或罗马尼亚帝国。由鲍德温一世出任首任君主“罗马尼亚皇帝”。因希腊人称西欧人为拉丁人,故名。首都君士坦丁堡。疆域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巴尔干半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

119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伊萨克二世(1185~1195,1203~1204 在位)被其弟阿历克塞三世(安基卢的,1195~1203在位)推翻。其子逃往西欧,以资助十字军和同意东、西方教会合并为条件,要求援兵支持复位。

西欧封建主早已垂涎拜占庭的富庶,尤其是威尼斯为夺取拜占庭的商业利益,多方策动,促使第四次十字军改变原定进攻埃及的路线,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主要由法国与佛兰德封建主组成的十字军废黜了阿历克塞三世。伊萨克二世复位,与其子阿历克塞四世(安基卢的,1203~1204 在位)同为皇帝。并因竭力搜刮贡税,以偿付十字军的钱款,引发君士坦丁堡市民,1204年2月8日市民杀死阿历克塞四世。数日后,伊萨克二世亦死。于是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大部地区后,根据十字军和的协议,占据了3/8的拜占庭土地,很快他们就在这块征服的领地上建立了拉丁帝国(也称罗马帝国),他们没有选举十字军统帅博尼法斯,而是选举了佛兰德斯伯爵鲍尔温九世为皇帝,称鲍尔温一世。

5月16日,教皇派来的新主教在君士坦丁堡为鲍尔温一世加冕为拉丁帝国皇帝。

鲍尔温即位后,面临的是原拜占庭领土四分五裂,危机四伏的状况。拉丁帝国占据君士坦丁堡、色雷斯和马其顿以及小亚上的小部分领地。

希腊被其他的十字军瓜分后建立了塞萨洛尼基王国、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公国等十字军国家。而原拜占庭的流亡贵族则分别在小亚的尼西亚建立了尼西亚帝国,在小亚的特拉比松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国,在爱奥尼亚海的东岸建立了伊庇鲁斯公国。

鲍尔温一世虽然在几个十字军国家中建立了宗主权,但拜占庭的却成为了拉丁帝国的心腹大患。

1205年初,鲍尔温打算去征服在小亚的拜占庭,然而到了2月,色雷斯的希腊人在保加利亚沙皇约翰的帮助下发动叛乱,鲍尔温的法兰克骑士们仓促抵抗,4月14日在亚德里亚堡之战中,十字军被击败,鲍尔温被俘后被刺瞎,不久死去。

危机之时,鲍尔温杰出的弟弟亨利继承了帝位,他连续击败了保加利亚沙皇和尼西亚皇帝提奥多一世对拉丁帝国的进攻,使帝国转危为安。然而1216年亨利被其希腊妻子所毒杀。亨利死后无子,皇位传给了亨利妹夫,法王路易七世的孙子康特涅伯爵彼得。 此后的几位皇帝相当无能,帝国每况愈下。

1224年伊庇鲁斯取得帖撒罗尼加,1225年尼西亚收复小亚细亚。到了1228年彼得的小儿子鲍尔温二世即位时,拉丁帝国的领地除了君士坦丁堡,几乎已经被周围邻居们蚕食殆尽了。而由于连年战争,帝国的财政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帝国内的有钱的威尼斯移民们,根本不打算在经济上帮助王室。

1236年,鲍尔温二世开始遍访欧洲以求得经济援助,虽然从法国、教皇和佛兰德斯那里得到了一些经济援助,然而杯水车薪,很快帝国又入不敷出了,于是鲍尔温再出去讨钱,拉丁帝国成为了当时欧洲著名的“乞丐帝国”。最后鲍尔温不得不以他的儿子为人质,从当地的威尼斯移民那里借些钱。帝国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1261年,尼西亚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在热那亚人提供的舰队的支持下,偷袭了君士坦丁堡,打散了拉丁帝国军无斗志的威尼斯雇佣军,拜占庭终于在半个多世纪后重新解放了君士坦丁堡。鲍尔温二世背着欠的一屁股债逃回了法国,这个昙花一现的十字军帝国,在内忧外患中,就此迅速崩溃。

黑海的污染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罗马尼亚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布加勒斯特,在罗马尼亚语中音为“布库尔什蒂”,意为“欢乐之城”(“布库尔”是欢乐的意思)。相传在13世纪,有一个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边远山区赶着羊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因而定居下来。此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商业贸易也日益兴隆,这块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如今,在登博维查河畔还兀立着一座以牧羊人名字命名的蘑菇形塔顶的小教堂。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第一大城市。位于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市区面积605平方千米,人口约 219 万。登博维察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几乎相等的两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热,四季分明。14 世纪始建村镇 。 1459 年建要塞。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都城。18世纪为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合并,1862年合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成为首都。国家独立后(1878)城市经济大为发展。1921年罗马尼亚***成立大会在此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严重破坏。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学、电子和纺织工业为主,食品工业种类繁多,电力、冶金、服装、制鞋、玻璃、造纸和印刷等工业有较大发展。工业多分布于市郊。有国家和合作性质的贸易机构约5900个,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枢纽和航空中心,并有油、气运输管道、市内建有地下铁道。全国文化中心,设有10余所高等院校和几十所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图书馆、歌舞剧院、博物馆等。遍布公园、花园和绿地,有花园城之称。市郊还有成片的森林。

地理概述:

布加勒斯特位于国境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央地带,坐落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登博维察河穿过市区,向多瑙河流去,把布加勒斯特分为两部分。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东南部,距多瑙河65公里(约40英里)。布加勒斯特地处平原,包括郊区,总占地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约117平方英里)。市区12个湖泊同登博维察河相平行,一个连着一个,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扮得分外艳丽。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已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

环境:  

布加勒斯特的美丽环境十分迷人,那街道旁、马路边的菩提树、栗子树浓绿青翠;街心公园里的玫瑰、石竹姹紫嫣红;住宅楼群之间的李子树、樱桃树果实累累;庭院内外的草坪葱葱郁郁……每逢丁香树开花季节,坐在行驶中的汽车里也能闻到阵阵芳香。全市有大小公园50多个,仅市区就有10多个大型公园,另外还有许多喷水池、纪念碑和雕塑像。布加勒斯特市最著名的一座公园名叫海勒斯特勒乌文化休息公园,门口有两个大喷泉,喷出高高的水柱,散落后水珠变成雾状,到盛夏时节,随着微风吹拂,喷水如毛毛细雨洒在人们身上,格外舒适和凉爽。公园里有一个小湖,湖水碧绿清澈,湖畔生长着茂密的垂柳和其他树木。公园里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饭店,并备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用品,因此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历史:  

布加勒斯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见诸于历史文献已有500多年。早在1459年罗马尼亚大公国时期,布加勒斯特就是一座要塞。罗马尼亚民族于1477年战胜了土耳其人的侵略,便将登博维察河畔的这个城堡命名为布加勒斯特,即“欢乐之城”。1659年,布加勒斯特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从1862年起成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名于1459年首见记载。20世纪,当地考古发现有旧石器、青铜器时代和中世纪早期的文物。1459年它成为要塞。157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公国合并建立国家──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于1862 年起成为罗马尼亚首都。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后,首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布加勒斯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1921年,罗马尼亚***在首都正式成立。1944年8月23日,在罗共领导下,罗马尼亚人民在布加勒斯特打响了反抗德国法西斯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此后,这一天成为罗马尼亚的解放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加勒斯特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城市进行了重建,面貌焕然一新。1948年实施土地国有化后,城建规模壮大,但建筑式样单一。

命名由来:  

“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转译过来的,在罗马尼亚语里的发音是“布库雷什蒂”。关于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一段别具情趣的传说:那是在700多年前,一位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远方赶着牛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便搭起帐篷定居下来。后来,来到这里的人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座城镇。由于牧羊人布库尔是这座城市的开拓者,为了纪念他,人们便修建了一座布库尔教堂,这个地方被称为“布库雷什蒂”,英语转译成“布加勒斯特”。直到今天,布加勒斯特还有一座名“布库尔”的教堂,人们将这座教堂看作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

著名建筑:

市内建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格·格奥尔基综合技术学院(1819年)和布加勒斯特大学(1864年)最为重要。其他文化设施包括科学院图书馆、国家中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布加勒斯特城市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村庄博物馆以及国家剧院和国家歌剧舞剧院等19座剧场,城市每三年举办一届“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市内有一座消防博物馆,由堡垒式的6层火警瞭望塔改建而成,别具风姿。市内最大的体育场“八月二十三日”体育场可容纳10万人。市内公园和街心花园的总面积达3500公顷。著名的公园包括:有100多年历史、环湖建立的齐什米吉乌公园,有安放着已故国家***陵墓的自由公园,有引种世界各地名花异草的植物园和青年公园等。坐落于湖滨地带的文化休憩公园里,有罗马尼亚和外国的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的胸像,还设有露天剧场、运动场和儿童乐园等。

现有状况:  

布加勒斯特现有人口230多万,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是罗马尼亚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200多家现代化工厂。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化工、冶金、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由于布加勒斯特地处战略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等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地方。长期的外来统治,使这座欧洲古城长期处于衰败不堪的状况之中。自20世纪中期以来,布加勒斯特城市建设发展很快,现代化的建筑群不断拔地而起。昔日郊区肮脏的“科连蒂纳”,现已变成高楼林立的新市区;过去街道狭窄的“班特里蒙”,已经成为环境优美的住宅区。马格鲁大街、乔治乌·德治路等几条主要街道,行人熙攘,车如流水。联合广场附近的利普茨干街,两侧的各类店铺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店铺规模都不大,但家家商品齐全,琳琅满目。街道两旁的房屋基本上保持着罗马尼亚传统的建筑风格,很多店铺门前挂着富于中世纪风格的铁灯笼。在阿娜·伊佩特斯库大街上,一块用中文和罗文书写的“南京楼”字样的大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家酒楼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中国式灯笼,墙上挂着中国画,桌上摆着中国式餐具,送给客人品尝的菜肴和点心也都是中国风味,大厅里回荡着优美的中国乐曲。到这里进餐的欧洲人,使用着中国筷子,尽管动作不大灵活,但人人觉得趣味盎然。每当遇有中国客人来到酒楼进餐,欧洲朋友们总是笑脸相迎,或者报以热烈掌声。

2005年6月21日,布加勒斯特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2008年4月2日至4日,北约在布加勒斯特举行“布加勒斯特峰会”,26个成员国以及20多个伙伴国将派团参加。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北约“扩员”。北约国家***将决定是否邀请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正式加入北约。

康斯坦察县的城市状况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心目中,黑海是名副其实的“黑”海。环保专家指出,欧洲地区17个国家、13座工业大城市及1.6亿人口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都流入了黑海。当时,黑海每立方公里海水中可捞获两万公斤的废弃物。

黑海的捕鱼量1985年曾达到85万吨的高峰,因为污染,其后5年内下降到30万吨。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黑海鱼产量逐年增加,2001年已增至45万吨。黑海螃蟹是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来罗马尼亚的远洋货轮的压舱水偶然被带到黑海的。近几年这些螃蟹繁殖得很快,这正是黑海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最好例证。

1992年, 黑海沿岸国家和相关国家逐步意识到了保护和治理黑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它们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了关于保护黑海、治理污染的协议,并开始对黑海及其最大污染源多瑙河进行治理。从1995年起,黑海污染状况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各河流中化肥和农药的排放量大幅下降,在黑海航行的船只的石油泄漏也大为减少。另外,黑海沿岸各城市都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场。今天,被污染的“黑”海正在悄悄地变化。在欧洲各国努力下,黑海的生态状况正趋好转。

罗马尼亚位于黑海的西岸。著名的多瑙河就是在罗马尼亚境内注入黑海的。但黑海海水中约60%的氮磷化物正是来自这条“蓝色的多瑙河”。在多瑙河沿岸6个国家的不懈努力下,多瑙河再度恢复其“蓝色”魅力的时间已为时不远了。最大的污染源如果变干净了,除掉黑海之“黑”想必也应该不会远了吧。

介绍一下2002世界杯预选赛意大利3-0罗马尼亚的比赛情况

县(单数judet,复数judete)是东欧国家罗马尼亚的一级行政单位,它的总人口数为715,172(2002年),康斯坦察县的首府为康斯坦察(Constan?a)。

康斯坦察县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东临黑海,西濒多瑙河,南与保加利亚接壤。面积7071.3平方公里,全县人口74.8万。其中,罗马尼亚族占91.6%、土耳其族和鞑靼族各占3.2%、俄罗斯族占0.7%、其他民族占1.3%。属温带气候。

康斯坦察县具有悠久的历史,由古希腊人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时称托米斯,是罗马尼亚最古老的地区之一。2001年是康县诞生2510周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2260周年。下辖康斯坦察市、梅迪吉亚市和曼加利亚等11个市、52个镇、189个村。

康县是罗马尼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多元化,包括农业、旅游、港口与海上运输、机械制造、化学、石油化学、电力、木材加工、造纸等。

康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设施齐全,有298家图书馆、19座博物馆和7座剧院,还有5所大专院校。有8家医院。

康县交通便利,海滨地区铁路线长406公里,有2条欧洲公路E60和E87,2个航空港。

康斯坦察港是罗马尼亚的主要港口,黑海最大港,不仅连接东西欧洲,而且还连接北非、中东和亚洲。面积3,62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784公顷、水域面积1842公顷,年吞吐能力可达2.55亿吨。

罗马尼亚的国都在哪?

楼主,意大利vs罗马尼亚主场是3:0,客场是2:0。

下面是比赛的详细情况:

主场:

因扎吉13分钟,德尔维奇奥17分钟,托蒂42分钟(同时也托蒂在国家队打入第四球)

在令人瞩目的前锋线人选上,特拉帕托尼让大因扎吉和德尔维奇奥首发,托蒂在两人身后游弋。开赛仅13分钟,刚入选国家队的科科就从左路发动进攻,突破后妙传因扎吉,由后者率先为意大利队得分.仅过了四分钟,意大利卷土重来,托蒂为德尔维奇奥做球,后者一个漂亮的转身劲射,2:0。上半场结束前不久,德尔维奇奥和托蒂再次表演娴熟的配合,由托蒂轻松把比分改写为3:0

客场:

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第八小组比赛中,意大利队客场2比0击败罗马尼亚队,前锋大因扎吉包办了两个进球,使意大利队在第八小组积分领先的优势达到三分。

罗马尼亚队虽有伊利耶复出,并在场面上占据优势,但很难创造有威胁的机会,阿贾克斯新秀齐伍因感冒退出,使后防留下隐患,终于被因扎吉打进两个机会球。意大利队主帅特拉帕托尼在赛后说:“我们应该可以进更多的球,今天我们的发挥并没有达到最好,开局阶段,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随后我们踢得好多了,意大利人的防守足以让人惊奇,皮耶罗完全的恢复了,现在,我们必须开始思考下周三的比赛。”

意大利队的托蒂此役停赛,德尔维奇奥等多名主力受伤无法出场,拉齐奥队后卫潘卡罗担任左前卫。比赛开始后,罗马尼亚队凭借主场之利大举压上,意大利队虽然让出了中场的控制权,防线却非常稳固。第7分钟,意大利队中场阿尔贝蒂尼的远射被门将扑出底线。第15分钟,罗马尼亚队前锋摩尔多万突入禁区劲射打在边网上。

第23分钟,意大利队右侧开出角球,潘卡罗头球破门,但是他犯规在先,进球无效。罗马尼亚队立刻还以颜色,中场蒙特亚努接到左侧任意球,在右侧底线附近小角度头球攻门打在门柱上。第27分钟,托马西突入禁区被铲倒,因扎吉在禁区前沿左脚射门,球打在对方后卫的腿上改变方向进门。第30分钟,托马西接到直传后,晃过后卫在禁区门,球被门将斯泰莱亚神勇扑出。

第33分钟,罗马尼亚队中路防守出现失误,因扎吉带球突破后传给皮耶罗,皮耶罗射门被斯泰莱亚扑出,因扎吉及时跟上,将球顶进空门,比分改写为2比0。第35分钟,罗马尼亚队员摔倒在禁区内,但裁判没有判罚点球。第39分钟,意大利队左路传中,可惜中路跟进的两名球员没有踢到球。此后不久,蒙特亚努的远射颇具威胁。第43分钟,意大利队后防出现失误,摩尔多万右路传中,但伊利耶射门时脚下打滑,球打得太偏。

下半时开始后,罗马尼亚队拼抢积极,由于场地比较泥泞,内斯塔和赞布罗塔的回传险些送给对方得分机会。第50分钟,蒙特亚努左路传中,中场科德雷亚射门打高。第57分钟,皮耶罗接到直传形成单刀,但他在禁区左侧的射门被斯泰莱亚扑出。第60分钟,小蒙特亚努替换出场。此后,作用不大的意大利队前腰费奥雷被塔奇纳迪换下。

第63分钟,皮耶罗趟过斯泰莱亚,在禁区左侧底线回敲,可惜因扎吉没有意识到。第67分钟,替补出场的小蒙特亚努远程发炮,球被布冯轻松拿到。第71分钟,罗马尼亚队换上塞尔班,他马上有一次射门,队友在左路的射门横穿门前,塞尔班跟上射门打偏了。第73分钟,托马西在反击中射门高出。此后,罗马尼亚队用完了最后一个换人名额,加内亚换下摩尔多万。第85分钟,因扎吉被蒙特拉换下。

因扎吉在赛后说:“我进两个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意大利赢了,我们为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因为可以在相互的配合中得到享受,特拉帕托尼的工作是伟大的,我和皮耶罗非常默契。”因伤无法参加比赛的小将科科说:“面对一支优秀的球队,我们打出了水平,场地的状况实在糟糕,两名尤文图斯队员的进攻组合很好,现在还有四场比赛,但我们优势很明显,我们盼望着直接出线。”

费奥雷则认为:“我们在场面上并不好看,但是我们的战术非常实用。我要向每个人祝贺,费奥雷-皮耶罗的组合怎么样?今天的天气和草皮影响了我们,如果条件更好,我们将打出赏心悦目的配合。特拉帕托尼将决定我和托蒂谁将出场。”

2002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第8小组意大利队客场同罗马尼亚队的比赛首发阵容如下:

意大利队

守门员:布冯 后卫:马尔蒂尼、内斯塔、卡纳瓦罗

中场:托马西、赞布罗塔、阿尔贝蒂尼、费奥雷、潘卡罗

前锋:皮耶罗、英扎吉

罗马尼亚队

守门员:斯特莱亚

后卫:拉多伊、菲利佩斯库、普罗丹

中场:孔特拉、加尔卡、蒙泰努、科德列

前锋:伊利耶、摩尔多万、尼库莱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有着繁华的都市和广场,为什么当地人却喜欢住在地下?

人口200多万的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从欧陆北缘的德国首都柏林到欧陆南缘的希腊首都雅典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堪称最大的都市。相传,它发源于一个由牧羊人建在维拉西亚森林中的定居点,凭着几个世纪来人们的辛勤经营——同时不断克服着一次又一次来自奥地利、土耳其、俄国的外侵乃至地震灾害,到了19世纪,布加勒斯特城以它不同凡响的美丽以及商业上的繁荣,在欧洲大陆赢得了“东方的巴黎”的美誉。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但对城市的直接破坏却并不大。遗憾的是,未被战火洗劫的“东方的巴黎”却遭到了40年革命风暴的扫荡。齐雄心勃勃的一通破旧立新,留下的是一场文化遗迹的浩劫。1989年政治巨变随即带来了国家经济的动荡、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浮动。当年“东方的巴黎”的风姿风采就在50年来政治风云的左翻右转当中一天天被钢筋水泥、残墙断壁和滚滚飞尘所掩埋。

今天的布加勒斯特,恐怕该说是个被重创破了相的城市。齐时代的成片成片灰色水泥建筑楼群,加上“新”时代带来的一些摩登得不够级别的奇怪建筑,混和着混乱的车流与遍地的垃圾,跟那些残破的老建筑不相协调地搀杂在一起。但是,也许因为我没亲眼目睹过“小巴黎”过去的风韵吧,我眼中的布加勒斯特仍有触目皆是的百年旧迹。如果用一双有心的眼细细打量它,你仍能从那片残败当中追索到它当年迷倒众邻的美丽。

布加勒斯特的美在我眼中离不开三方面的成因:成片成片的浓荫绿树、石条拼成的街道路面,以及独具东方(拜占庭)特色的房屋建筑。

在我所到过的几个国际大都市里,布加勒斯特该说是最绿的一个。巴黎有不少林荫大道,可它还是比不上布加勒斯特;伦敦倒是有大片的绿地,但那只限在公园里,街道两旁可是不种树的;罗马市区也没见怎么多的树;东京、香港这类地方根本就不用提了,纯粹就是绿色的沙漠、高楼的树林。布加勒斯特则是一座处处见得到树的城市。即便是在市中心的主要大街和交通干道上,道旁都有树。而一旦跨出市中心,道路两旁林荫连绵树林成片,有些房屋就坐落在绿林深处。那么多的树,好像这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建在山坡树林子里的繁华大乡村。

我是10月份来到布加勒斯特的,没有赶上这里的春天和夏天,却看到了它美丽的金秋,是名副其实的“金秋”。随着一阵一阵的秋风,树上的叶子开始一点一点变黄。那**由浅而深由淡而浓由暗而亮,然后突然之间它们就像被什么人点了金似的一下子辉煌灿烂起来,满树晃动起了大片小片亮眼的金叶子。那金叶树于是成行成列、一片连着一片、一鼓作气地把全城的金色烽火烧向极致。那几天的布加勒斯特城可不得了,到处金光耀眼,不光树上是金的,树下也是金的,满地都是金**的落叶。大风一吹,好家伙,就见金片子满天乱飞满地乱滚,大团大团金蝴蝶似的蜂拥着,那叫气派!

而与这些美丽的浓荫金焰交相辉映的,先就是布加勒斯特城里那一条条大大小小用石条铺成的路了。

本来,在当年的欧洲(以我个人的历史知识而言)拿截成块儿的石头铺路是很普通普遍的——当时的建筑材料和交通工具使然,罗马尼亚并不比别的国家特殊。但让我觉得特别的,一来是布加勒斯特城里如今居然还保有那么多的石条路;二来是这些石条路之宽阔;再者,就是这些路在铺设上的精致与美丽。

石条路,不管在当年是多么平凡普通,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风尘而仍然健在,就已经具有了一份不凡的价值——成了此地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化身。走在这种路上,你会有一种与走在柏油路上完全不同的感受。正好像某一天你忽然翻开了旧日的破箱子,面对那一件件受了潮、褪了色、式样“古怪”却又一直都没舍得扔的陈年衣物一样。那一刻,你心头的感受当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你过去了的那段生命的见证。

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见证今天正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地消失。比如在伦敦,你就基本看不见石头铺的老路了。即便像剑桥这么有名的知识名城,如今石条路也所剩无几。巴黎的情况似乎不比剑桥强多少。罗马,是我到过的城市当中最具“遗迹感”的,石头铺的路很多,不过全限在小街小巷和小型广场上,而且石块都比较粗大,至于车辆繁忙的大马路可全都是光滑的柏油大道了。

布加勒斯特的石头路之所以令我感动,除了它的“存活”之多外,更因为它的出人意料之宽和铺设上的精致。真的,这儿的路全是拿小块小块的石条按照一定的图案十分讲究地拼出来的。在我眼里那就是石头铺就的地毯,它孔雀开屏般美丽地铺展开来,是多少人工一寸一寸地拿手“织”出来的。如此纯手工的宽大石质地毯,在今天这么紧张繁忙的交通状况下居然还没被现代化的柏油大道所代替,这可真让我觉得既庆幸又纳闷儿,同时也为它们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不过,布加勒斯特城的老建筑,才真正是“东方的巴黎”之精华所在。

从伦敦来到布加勒斯特,一双习惯了维多利亚式建筑的眼睛乍一看到罗马尼亚的建筑,那感觉很有点像一个一直生活在汉族地区的人猛地走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满眼活泼可爱的彩色小帽、小坎肩儿、花裙子……使你不能不为那明快的色彩、新奇的式样和精巧的装饰而感到新鲜与振奋。

18世纪时,布加勒斯特的许多建筑是专请法国建筑师或留学法国的建筑师设计的,与此同时,由于罗马尼亚几百年来轮番受到奥匈帝国、土耳其、俄国、德国的侵扰和控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并以缤纷多彩的形式强烈地反映在了罗马尼亚的建筑上。

在布加勒斯特走大街串小巷,首先觉得惊讶的便是那一幢幢彼此相邻的小楼在建筑形式与风格上的“百花齐放”。除了造型与色彩上的彼此特立独行,布加勒斯特古老建筑在外表修饰上的精巧与用心也让人感叹。正像法国和意大利,罗马尼亚也是个有雕塑传统的国家,不过他们的雕塑技艺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建筑物的装饰上。那门框窗框的钩镂、房檐廊柱的雕刻、屋顶瓦片的设计、铁门铁栏灯罩的花样……处处都是精心的设计。而那精美的图案与精细的雕刻——就像盛装女人肩头的绣花披肩、头上的花冠、颈上手上那些精巧玲珑的挂饰一样,使整幢建筑的美得到了圆满的呼应与烘托。

因此,在布加勒斯特逛街巷,那感觉有点像在画廊或美术馆里欣赏绘画和雕塑,它们出自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艺术家之手,带给你新鲜的感受。

而这在英国可是无法想象的事。英国那些“House”尽管有大有小有新式旧式,但总体来说都跑不出“维多利亚”和“哥特”式两种基本的框架。正好像西装,尽管可以有不同的款式,但西装就是西装,你不能说它不好看,但终究还是缺了点儿个性。

不过,在布加勒斯特,像伦敦的议会大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那么辉煌、庞大的建筑却是没有的(如今最巨大的一座建筑还是齐留下来的“遗产”,不过并没完工,而且称不上艺术)。这儿的建筑多为中小型,即便是皇宫和最大的教堂,规模也都不大。但是小有小的味道。如果说气势非凡地耸立在泰晤士河边的英国议会大厦给人的感觉是帝国的威严、高傲与冷峻,那么罗马尼亚的建筑则是小康人家的温馨以及青年男女那种自由奔放的浪漫激情。说真格的,布加勒斯特城里那些姿彩各异的精致小楼常会让我想起“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因为好像只有在这儿我才找见了当年朱丽叶密会情侣的“绣楼”楼台。

谈布加勒斯特的老建筑,不能不提那些美丽的教堂。在这里,“美丽”这个词我可不是随便用的,它其实包括了远比这两个字丰富得多的内容。遍布布加勒斯特(或者该说遍布整个罗马尼亚城乡)大大小小的教堂(尤其是东正教教堂)是建筑、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而其中绘画的运用尤其令人惊叹——正是这一点强烈地体现了罗马尼亚的民族特色。有整幅的图画更有成片成片的装饰图案,从屋顶画到地面,从室内画到室外,从教堂外整个的墙壁画到房顶上的每一片瓦。画,用细密精致的线条汇同热烈奔放的颜色,为教堂通身披上华丽的壁毯。而在这之外还有那些玲珑的雕塑,还有教堂整体建筑的别致造型。把所有这些都加到一起,请想象一下吧——那教堂该是如何的美丽!

一些西方人写的介绍罗马尼亚的书,凡提到首都布加勒斯特都免不了说它被破坏得如何厉害,如今是如何如何的脏、乱、丑陋。他们说的或许不错。不过在我眼里,布加勒斯特那些林荫道、石条路、旧建筑尽管惨遭历史蹂躏和灰尘蒙垢,却依旧具有魅力,特别是比起那些除“高尖闪亮”外别无其他的现代化大都会来,布加勒斯特到底还是有品味、有意思得多了。

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贫穷和无奈所以只能住在地下。罗马尼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旅游国家,风景非常美丽,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它的意思是“欢乐之城”。

布加勒斯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是一个古代和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既有古代的建筑又有现代的高楼大厦。本民族的文化风格也非常鲜明,可以说是旅游胜地。

但是越是繁华的地方越是有着与众不同的一点。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很有钱。在高楼大厦的地下,还有这一批人。他们住在地下或者是阴暗潮湿的下水道里面。

这些人大部分是孤儿或者流浪汉,还有很多瘾君子。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苟活在下水道里。这种地下管道有两种,一种是当初罗马尼亚为了城市供暖而修建了一批地下管道。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平时所用的地下脏水管道。

这里面除了的人还有很多得了病的人,比如说艾滋病或者肺结核。因为没有家人,没有生活来源,得了病就只能等着。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工作的,一个是没有人愿意给他们工作,另一种是他们已经对世界绝望也不会去找工作。

这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下水道的阴暗潮湿,在加上很久都晒不到太阳,很多人的身体状况日益渐下。而且没有电,没有水,晚上的照明还在用蜡烛。

真的是想象不到,一个这么繁华的大都市后,还会有这么一群人在地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