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足球改革课题足协_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

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中超当选世界第八大联赛的消息洗脑了,足协准备给中超扩军了。

继加码限薪令和要求俱乐部更改中性名之后,18日,足协发布《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到2023年中超联赛将扩军至18支球队,并实行“男足带女足”模式。

不仅是中超,根据足协的计划,到2023年,中甲也要扩军至20支参赛队,中乙扩到30支参赛队左右。

而所谓的“男足带女足”模式,就是把建立职业女足队伍作为中超俱乐部的准入条件之一,以此来带动女足运动的发展。

此前,中超获评世界第八大联赛,依靠的就是雄厚的观众基数以及俱乐部的天价投入。现如今限薪了,足协大概想从另一方面找齐——至少参赛队要与顶级联赛一样。

但扩军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2021和2022年中超的降级名额都变成0.5个,中甲则会有1.5个升级名额。

很多球迷灵魂发问:那这两年的中超还能看吗?

首先,限薪导致“超级外援”们纷纷离开,联赛的吸引力和精彩程度必将打折扣。现如今0.5个降级名额基本等于没有降级,排名最后的球队都还有“生还”的机会,那俱乐部的动力在哪里?像今年的泰达赢一场就保级的奇葩情况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对于足协的扩军决定,有专家表示,中超本来就是“伪职业”联赛,很多东西都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路径走的,行政干预的手段过多,包括“男足带女足”和必须更改中性名这种“准入门槛”。现在无论限薪还是扩军,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青黄不接和后备力量薄弱的问题。

扩军后,貌似职业足球人口增多,职业足球俱乐部阵容扩大,但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未提高,环境并未有所改善,对资本的吸引力只会一降再降。

有球迷就直接开怼:“还是先解决一下欠薪吧,水平不够队多有什么用?”“数量多有屁用,你没质量等于零,把有水平的外援都吓跑了有再多的队都没人看。”

还有人直言:“中超现在这16支队冠名都卖掉了吗?”

更有人直接将话题延伸到几天前宣布的俱乐部更名上,“以前还能赔本赚吆喝,现在企业名称也不允许出现了,那这些投资人搞足球的动力是什么?”

的确,在另一个“战场”上,很多俱乐部还为改名儿的事儿闹心呢。不管是不是北京球迷,很多人都在为国安“求情”,有人直接说出国安应该被保留的理由:“因为代表着国泰民安啊,其他球队必须按照规矩来。”

其他球队的球迷也不干了,“河南建业,代表着建功立业”“永昌还永远昌盛呢”“恒大,恒久强大”……

还有人直接奔着全民健身的方向而去,“支持,把薪资限下去,队伍扩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看看,中国球迷有多不容易,这操的都是哪门子心。

不过,真有点替足协发愁,又得带女足、又得改中性名,您确定俱乐部们不会揭竿而起吗?别到时候扩军不成反缩编了……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我国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核心是建立多元的筹资渠道,保证经济上的相对独立,让中国体育协会实体化。中国体育协会的实体化,意味着协会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社会职责等方面的独立,成为权责利相统一的实体,并从法律上确立其代表政府行使组织体育运动的职能,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真正体现社会组织的性质。同时,政府以宏观调控为主,对协会做好监督管理,在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实现政府与协会的互补,突出政社合作。

2015年4月,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组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担任副组长,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担任小组的办公室主任,总局足管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在改革方案出台后,整个足球界和教育部门等相关行业都十分振奋,但在具体实施上却遇到很多问题,为了搞好足球改革,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足球改革领导小组,并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组长,也显示了政府对于足改的高度重视。

目前足协为领导小组专门开辟了一间办公室,设在足协7楼,并且为了充实人手,体育总局还抽调了三名下属司单位的人员进入小组办公。而足球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会尽快进行各个层面的足球改革工作,在职业足球、青少年培养、社会发展等等环节进行补强。

从《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到足球改革小组成立,各部门终于迎来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阶段,这也无疑将大大利于足改工作的推进。